一周国际要闻(11月24日—30日)
室温下工作的量子内存问世
如果没有简单的量子内存,量子计算机和量子密码都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中,但需要精密的试验设备和复杂的冷却技术进行支撑的传统内存一直以来都是量子技术的短板。波兰华沙大学的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异的新型量子内存,主要元件是一个直径2.5厘米、长10厘米的玻璃管,内部具有铷涂层,填充惰性气体。其能在几十摄氏度的室温下工作,有望大幅降低量子通讯和量子加密技术的使用门槛。
理论预测一种二维材料具备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目前仅有两种具备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材料被合成出来,但它们存在两个缺点:带隙太小,不能快速打开和关闭。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展的理论分析显示,一类只有几个原子厚、名为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的二维材料也具有这种奇特性质,即材料的大部分是绝缘体,但其边缘却具有高导电性。这种类石墨烯材料克服了上述障碍,有望用于制造新型纳米级低功耗量子电子产品以及利用电子自旋来携带信息的自旋电子器件。
“分区供电法”可大幅提高激光器效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一种数学方法来优化电能传递模式,对激光器特定区域的能量进行地限制,让激光的效率获得了数倍的提升。借助该技术有望生产出灵敏度更高、耗电更少的激光器。
美开发出可降解式无线植入装置
美国研究人员用蚕丝和镁开发出一种电子植入物,能够由远程无线信号触发,传递热量到被感染的组织、释放药物并消除细菌感染。在整个治疗过程结束后无需取出,能在体内实现无害化溶解。该技术有望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提高抗生素的杀菌效率,为连接无线网络的给药系统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荷兰首次制出单一手性分子
自然界中的分子只有一种手性,比如dna由右手螺旋构成,为常见的糖类葡萄糖也是右手性的,而化学家们制作同样的分子时,它总是两种手性的混合。荷兰内梅亨大学天体化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需添加手性分子的自发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持续研磨和搅拌让晶体反复溶解和生长,首次成功制出了具有单一“手性”的类氨基酸分子。这或有助于揭示生命起源之谜。
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数据首次向公众开放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11月20日启用了其开放数据网站(http://opendata.cern.ch),首次将包括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真实碰撞实验数据在内的一批高级别数据及相关软件免费开放给公众。除了对研究界具有很高的价值以外,预计这些数据还将被广泛用于教育目的。
欧核中心再发现两个新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通过对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从2011年至2012年间对撞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两个此前已被理论预测过但从未“现身”的亚原子粒子:xi_b'和xi_b*。新粒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6倍,属于重子家族,其有望从与标准模型不一样的新角度讲述宇宙的运行原理。
石墨烯对质子“网开一面”大方放行
石墨烯能够隔绝所有气体和液体。但中英两国科研人员联合研究发现,它对质子却“网开一面”,大方放行,且在高温和像铂这样的催化纳米粒子的帮助下,“通行”会更顺畅。这一发现或将给燃料电池和其他氢动力技术带来革命性改变,也使制出以空气为动力的发电机成为可能。
把蓝光电影刻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来捕获光
把电影刻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这看似无厘头甚至有点疯狂的想法,却让几位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科学家尝到了甜头。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蓝光光盘上数据压缩和存储所刻下的图案,具有十分理想的捕光性能,对光线的多频吸收能力达到了21.8%,他们由此开发出了吸光性能的太阳能电池。
攻击欧盟恶意软件出自美英情报部门
于今年2月上线的“截击”网站披露,美国赛门铁克公司发现的一个先进复杂、可以隐形的计算机恶意软件“雷金”(regin),正是美英情报部门多年来对欧盟计算机系统进行网络攻击所用的技术。它是一种间谍工具,可以渗透到手机发射塔,监 听通话或使通信“改道”。自2008年以来,遭到“雷金”攻击的国家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墨西哥、印度、比利时等。英国政府通信总部于2010年侵入比利时电信公司的内部系统,所用的恶意软件就是“雷金”恶意软件的一部分;而在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目标的欧盟计算机系统中,也发现了伪装成合法微软软件的“雷金”恶意软件。